江雪艳:在读书中品味生活
2017-11-11      阅读次数: 2474

     江雪艳,女,汉族,1991年12月25日,2009年9月起在江苏理工学院数理学院统计专业学习,2013年考取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2016年考取德国波恩大学博士生,先后获得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SCI发表论文多篇。

    

在读书中品味生活

  

大学四年时间过的飞快,特别感谢所有的老师。尽管自己没有好好上课,但是很多老师对待数学认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大三那年,因为陈健东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课堂玩笑,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网查了几天的资料后,就毅然踏上了考研的道路。考研中除了自我挣扎的心路历程,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考研那半年多小伙伴的朝夕相处。考研的过程虽然辛苦,好在有很多的小伙伴一起坚持,一路陪伴,一起到达考研的终点。当时考研觉得很辛苦,跨考的专业课当时有七八门,一门都没有学过,英语也不好,政治也不会。初期总觉得这条路不好走,自己坚持不了。考研那年暑假的炎炎烈日,食堂每天不变的菜系,图书馆一摞摞要背的资料,凌波湖畔偶尔偷闲的散步,还有那些早起的日子,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格外亲切。时至今日,当年觉得挨不过去的坎现在都已经记忆渺茫,当年辛苦地,不辛苦地也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记得朱小芹老师在一次动员大会说的:“人总是要吃苦的,只是时间先后的问题。”当时特别有感触,默默记在心里,后来这句话也一直反复鼓励我。所以即使我不算是特别聪明的学生,慢慢地也摸索了一条自己想走的路,大学毕业后,读研,发文章,考英语,出国读博,一步一个脚印走了下来。

说到读研,专业也是机缘巧合,当时的老板想招一个学数学的学生,选中了我。于是研究生三年主要跟着老板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医学影像问题。合作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建立大脑网络模型后,寻找抑郁症病人基线时的异常的脑区,并将其作为靶点来预测一段时间后服用抗抑郁药是否有效。第一次看到文章发表,第一次自己的文章被引用,第一次做报告的激动心情我到现在都依然记得。慢慢地接触的疾病越来越多,少儿多动症,癫痫,精神分裂,老年痴呆,多发性硬化……尽管医疗进步已经非常快,可还是有很多病理不明治疗不明的疾病折磨着病人。尽管现在能做的都是理论研究,到实际临床的应用还道路很长,我还是愿意努力做实验,努力构建模型,努力做科研。所以在面临工作和继续学习的分叉口,我又一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博。研三上半年开始一边准备英语雅思,一边开始联系国外的老板。准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锻炼和飞速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国外老板的面试,他们思维跳跃,经常出其不意,很多准备的面试问题都抓不到他们的点。第一次的面试机会来自荷兰,当时荷兰老板兴致勃勃地带着他们小组的成员和我视频讨论起一个数学算法,可惜当时英语太差,问题听不懂,临场发挥也不机智,就很遗憾地错过机会。第二次的面试机会来自德国图宾根,当时老板有个问题,问“顶叶和枕叶中间的沟回叫什么?”问题比较偏人脑结构解剖,我也清楚地知道那条沟叫“顶枕沟”,可惜不知道它的学术英文,答案在嘴边盘旋了一下就是说不出来。这两次的面试让我深刻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也让我更为详细全面的准备起了面试问题。后来陆续通过了2016那一年的大年初三的荷兰面试,大年初五的德国面试和2月份的比利时面试。那一个新年过的格外有压力,好在最后的结果都好,给自己有了一个还不错的交代。在这三个offer里,其中德国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研究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所,它的研究项目格外吸引我,于是我签下了德国。来到德国后,我开始了研究一种稀有疾病,共济性认知失调,并将研究的目标从大脑转移到小脑。这种疾病属于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的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病理不明,药物治疗不明,目前的研究也存在很大的空白。我跟着现在的老板一边学习新的方法,一边尝试原有模型是否能找到该疾病新的异常。

德国的博士学习很辛苦,除去语言的障碍,生活上的不易,科研的培养模式和国内大相径庭。这一年里感受到了太多文化的冲突,科研的压力,真正意识到学术研究是一条漫长无止境,困难又寂寞的道路。每天查邮件,每周更新数据库,时时关注最新的文章,走在这条路上,不敢分心,总担心毕业。因为工作日都在实验室,所以很少认识新的朋友,也由于和国内半天的时差,每每下班回家,国内的朋友早已进入深夜。觉得很累的时候,不能瘫下来,要出去跑步。这一年,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是独处,性格也慢慢沉淀,甚至开始回到以前读书时的“耳不闻窗外事”。奇怪的是,一般不容易的日子应该会觉得时间过的很慢,但日子过的飞快,快的抓不到也留不住。


校友寄语

珍惜大学里宝贵的学习机会,珍惜大学里难得的同窗友谊,珍惜自己生命了最美好的时光。

  

(责任采编:沈大伟

  


打印